薰莸不同器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出处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致思》:“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异类也。”
例子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5回:“见晋公子带领一班豪杰到来,正是‘薰莸不同器’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ūn yóu bù tóng qì
注音ㄒㄨㄣ 一ㄡˊ ㄅㄨˋ ㄊㄨㄥˊ ㄑ一ˋ
繁体薰蕕不同器
感情薰莸不同器是中性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近义词薰莸异器
反义词鱼龙混杂、薰莸同器
英语The good and the bad cannot mix with each other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登大雅之堂(意思解释)
- 识文断字(意思解释)
- 鬼怕恶人(意思解释)
- 鹰击长空(意思解释)
- 谨小慎微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平淡无奇(意思解释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- 雄心壮志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※ 薰莸不同器的意思解释、薰莸不同器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春风化雨 | 化雨:适时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;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。 |
眼空一世 |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旁若无人 |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 |
响答影随 | 如应声和答、形影相随。比喻两者紧密相连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贫贱不能移 | 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俭以养德 |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战天斗地 | 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纵横四海 | 纵横:奔驰无阻。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甘拜下风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认不如对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金蝉脱壳 |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