踌躇不定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豫不决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操欲立后嗣,踌躇不定。”
例子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一回:“踌躇不定,走到前面神厨边立着,心中焦躁,眼泪汪汪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hóu chú bù dìng
注音ㄔㄡˊ ㄔㄨˊ ㄅㄨˋ ㄉ一ㄥˋ
繁体躊躇不定
感情踌躇不定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犹豫不决。
近义词犹豫不决
反义词斩钉截铁
英语irresolut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大义灭亲(意思解释)
 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 - 门当户对(意思解释)
 - 论黄数白(意思解释)
 - 鉴影度形(意思解释)
 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 - 今来古往(意思解释)
 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 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 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 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 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 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 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 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 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 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释)
 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 - 荡然无余(意思解释)
 - 怜香惜玉(意思解释)
 - 药石无效(意思解释)
 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 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 - 珠联璧合(意思解释)
 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释)
 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释)
 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 - 风卷残云(意思解释)
 
※ 踌躇不定的意思解释、踌躇不定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安内攘外 |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 
| 忧喜交集 | |
| 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 
| 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 
| 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 
| 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 
| 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 
| 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 
| 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 
| 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。 | 
| 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 
| 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 
| 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 
| 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 
| 无稽之谈 | 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 
| 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 
| 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 
| 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 
| 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 
| 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 
| 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 
| 踉踉跄跄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。 | 
| 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 
| 牛星织女 | 即牛郎织女。 | 
| 暗香疏影 | 暗香:淡淡的香气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态。指称梅花。 | 
| 一枕黄粱 |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 
| 入文出武 |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 | 
| 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