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不苟的成语故事

拼音lín wēi bù gǒu
基本解释临:面对;苟:苟且,草率。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
出处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我手无缚鸡之力,不能去杀敌雪耻,我只能临危不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临危不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临危不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昙花一现 | 《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》:“佛告舍利佛,如是妙法,诸佛如来,时乃说之,如优昙钵花,时一现耳。” |
| 天经地义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 |
| 素昧平生 | 唐 段成式《剑侠传 郭伦观灯》:“素昧平生,忽蒙救护,脱妻子于危难,先生异人乎?” |
| 名山大川 |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 |
| 靡所底止 |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| 自己人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自己人之间,什么臭架子、坏脾气都行;笑容愈亲密,礼貌愈周到,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。” |
| 夫唱妇随 |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 |
| 苦口之药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 |
| 角巾素服 | |
| 衣锦还乡 | 《南史 刘之遴传》:“武帝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会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