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忧外患的成语故事

拼音nèi yōu wài huàn
基本解释忧:忧虑;患:祸患。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。
出处先秦 管仲《管子 戒》:“君外舍而不鼎馈,非有内忧,必有外患。”
内忧外患的典故
春秋时期,鲁国大乱,大权被季孙氏、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,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,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,主张“君君臣臣”以及“仁政”,召见孔子,与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。孔子建议他外联齐国,内部重振君威,制定了一系列措施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内忧外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人才济济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 | 
| 物尽其用 |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 | 
| 自怨自艾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 | 
| 处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!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”宋 朱熹注:“颜子之贫如此,而处之泰然,不以害其乐。” | 
| 长夜之饮 |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 | 
| 压岁钱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 | 
| 遗形藏志 |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 | 
| 鬼烂神焦 | 唐 韩愈《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》:“截然高周烧四垣,神焦鬼烂无逃门。” | 
| 喟然长叹 |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 | 
| 安于现状 | 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