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玉树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蒹葭:价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贱。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
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
例子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云屏初列,彩丝新恋,袖映屏山艳,蒹葭玉树,低回笑揽芳年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iān jiā yù shù
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ㄩˋ ㄕㄨˋ
繁体蒹葭玉樹
感情蒹葭玉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谦辞。
近义词蒹葭倚玉树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声不响(意思解释)
- 夸大其词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惊心动魄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难上加难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欺善怕恶(意思解释)
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- 立地书橱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汗马功劳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(意思解释)
- 无微不至(意思解释)
- 始终一贯(意思解释)
- 进退维谷(意思解释)
※ 蒹葭玉树的意思解释、蒹葭玉树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一本正经 | 正经:庄重;正派。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。 |
| 壮气吞牛 |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 |
| 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素:从来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| 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| 色飞眉舞 | 色:脸色,表情。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。 |
| 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| 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| 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| 难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| 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| 动荡不定 |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| 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| 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| 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| 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| 万里长城 | 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
| 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| 节哀顺变 | 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| 隳肝沥胆 |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 |
| 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| 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| 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| 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| 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| 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| 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| 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