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莼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,味道鲜美,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!”
例子百年蓬鬓关心切,千里莼羹与愿违(金 王渥《驿口桥看白莲》诗)
基础信息
拼音qiān lǐ chún gēng
注音ㄑ一ㄢ ㄌ一ˇ ㄔㄨㄣˊ ㄍㄥ
繁体千裏蒓羹
感情千里莼羹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见风是雨(意思解释)
- 亦复如是(意思解释)
- 多才多艺(意思解释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释)
- 多谋善虑(意思解释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释)
- 明知故问(意思解释)
- 人心归向(意思解释)
- 简明扼要(意思解释)
- 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释)
- 黄雀衔环(意思解释)
- 冲锋陷阵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※ 千里莼羹的意思解释、千里莼羹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| 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| 鉴影度形 |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。 |
| 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| 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
| 斗唇合舌 | 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口才。 |
| 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| 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| 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
| 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| 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| 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| 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
| 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| 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|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国。月亮普照全中国,而人间苦乐不同,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,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| 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| 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
| 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| 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| 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| 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| 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| 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| 流风馀俗 | 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