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鼎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出处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例子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4回:“三分鼎足浑是梦,踪迹空留在人间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
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
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三足鼎立。
近义词三分鼎立
英语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经帮纬国(意思解释)
- 任人唯亲(意思解释)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安步当车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供不应求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服气吞露(意思解释)
- 为所欲为(意思解释)
- 云游天下(意思解释)
- 息迹静处(意思解释)
- 利欲熏心(意思解释)
- 忧愤成疾(意思解释)
- 泥塑木雕(意思解释)
※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释、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穷年累世 | 形容时间长久。 |
| 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| 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| 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
| 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| 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够分配。 |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| 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| 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| 白发苍苍 |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| 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| 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| 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| 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| 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| 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。 |
| 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
| 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|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| 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| 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| 驰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灵。 |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| 无微不至 |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
| 死胡同 |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绝境、绝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