鹡鸰在原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。”脊令,后即以“鹡鸰在原”比喻兄弟友爱之情。
出处宋·刘克庄《乙酉答真侍郎书》:“在东朝则非鸣鸠平均之意;在上则少鹡鸰在原之情。”
例子鲁迅《彷徨·弟兄》:“你还是早点回去罢,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。你们真是‘鹡鸰在原’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à líng zài yuán
注音ㄒ一ㄚˋ ㄌ一ㄥˊ ㄗㄞˋ ㄩㄢˊ
繁体鶺鴒在原
感情鹡鸰在原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兄弟间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门心思(意思解释)
 - 不正之风(意思解释)
 - 是非口舌(意思解释)
 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(意思解释)
 - 黄台之瓜(意思解释)
 - 将计就计(意思解释)
 - 先声夺人(意思解释)
 - 顾后瞻前(意思解释)
 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 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 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 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 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 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 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 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 - 难上加难(意思解释)
 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 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 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 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 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 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 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 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 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 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 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 
※ 鹡鸰在原的意思解释、鹡鸰在原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倒背如流 |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、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。形容读得滚瓜烂熟。 | 
| 勤俭节约 |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。 | 
| 入吾彀中 | 彀:张满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围,比喻牢笼,圈套。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。比喻就范。 | 
| 任人唯亲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;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。 | 
| 空穴来风 | 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 | 
| 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 
| 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 
| 哀而不伤 | 哀:悲哀;伤:伤害;妨害;悲痛过分。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 | 
| 活蹦乱跳 | 欢蹦乱跳。 | 
| 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 
| 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 
| 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 
| 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 
| 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 
| 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 
|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 
| 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 
| 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 
| 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 
| 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 
| 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 
| 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 
| 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 
| 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 
|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 
| 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 
| 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 
| 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