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敌为资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因敌取资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张既传》:“今军无见粮,当因敌为资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n dí wéi zī
注音一ㄣ ㄉ一ˊ ㄨㄟˊ ㄗ
繁体因敵為資
感情因敌为资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因敌取资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(意思解释)
- 逍遥法外(意思解释)
- 不正之风(意思解释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释)
- 枝对叶比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以权谋私(意思解释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释)
- 今来古往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饿殍遍野(意思解释)
※ 因敌为资的意思解释、因敌为资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小人得志 | 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 |
| 缝衣浅带 |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 |
| 体恤入微 | 同“体贴入微”。 |
| 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|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| 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| 毁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 |
| 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| 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| 救经引足 | 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| 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| 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| 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|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| 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| 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| 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| 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| 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| 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| 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| 祝哽祝噎 | 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
| 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| 耳聪目明 |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| 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| 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