晬面盎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德性表现于外,而有温润之貌,敦厚之态。指有德者的仪态。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利智根于心。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其生色也,晬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例子宋·袁甫《马实夫君子堂记》:“晬面盎背,阳发其华,归根复命,阴结其根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hén miàn àng bèi
注音ㄔㄣˊ ㄇ一ㄢˋ ㄤˋ ㄅㄟˋ
繁体晬靣盎背
感情晬面盎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有德之人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干净利落(意思解释)
- 绘影绘声(意思解释)
- 一本正经(意思解释)
- 青天霹雳(意思解释)
- 天经地义(意思解释)
- 混世魔王(意思解释)
- 不正之风(意思解释)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释)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释)
- 夸大其词(意思解释)
- 体恤入微(意思解释)
- 火树银花(意思解释)
- 销声匿迹(意思解释)
- 栋梁之材(意思解释)
- 蹑手蹑脚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※ 晬面盎背的意思解释、晬面盎背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徘徊观望 | 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。 |
| 纸老虎 |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。 |
| 苦尽甘来 | 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 |
| 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续的时间长。 |
| 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| 满山遍野 | 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 |
| 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
|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门。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| 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| 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|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| 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| 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| 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| 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| 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| 赤胆忠心 | 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 |
| 逢人说项 |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
| 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| 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| 反戈一击 |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 |
| 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| 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| 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| 强人所难 | 强:勉强。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| 拳头产品 | 比喻企业特有的、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|
| 奸夫淫妇 |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。指淫乱的男女。 |
| 惊惶失措 |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