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篇累牍的成语故事


长篇累牍

拼音cháng piān lěi dú

基本解释累:重 叠;牍:古代写字用的木板。篇幅很长的文章。

出处清 黄宗羲《陈令升先生传》:“高会广座,有所征引,长篇累牍,应口吟诵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长篇累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长篇累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国中之国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六章:“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‘国中之国’,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,无不恨恨不已。”
迟疑不决 《隋书 段文振传》:“迟疑不决,非上策也。”
物美价廉 清 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,要印一部书。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,所以特来求教。”
悬而未决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
物尽其用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1卷:“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敛迹,惟恐人知。”
有去无回 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了!”
辞简意足 元·白珽《湛园静语·叶水心》:“如此数卷,辞简意足,一坐骇然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