鬻矛誉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鬻:卖;誉:赞美。自相矛盾,不能两立。
出处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
例子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是楚人鬻矛誉盾,两难得而俱售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máo yù dùn
注音ㄩˋ ㄇㄠˊ ㄩˋ ㄉㄨㄣˋ
感情鬻矛誉盾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自相矛盾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习非成是(意思解释)
- 栋梁之材(意思解释)
- 故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雄心壮志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扶摇直上(意思解释)
- 偶一为之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※ 鬻矛誉盾的意思解释、鬻矛誉盾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功亏一篑 | 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。 |
| 舍安就危 | 舍:放弃;就:趋,从。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。形容违背常情,不理智。 |
| 上气不接下气 |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。 |
| 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| 旦夕之间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
| 首身分离 | 首:头。头和身体分开了。指被砍头。 |
| 信及豚鱼 | 及:达到;豚:小猪。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| 歇斯底里 |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
| 斗唇合舌 | 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口才。 |
| 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| 寿元无量 | 寿元:寿命;无量:没有限度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|
| 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| 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| 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| 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| 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| 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| 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| 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|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|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国。月亮普照全中国,而人间苦乐不同,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,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| 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不问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| 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| 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| 妖魔鬼怪 |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。 |
|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 | 缘:缘分。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会相聚在一起。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,也聚不到一块。 |
| 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