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非池中物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池中物:比喻蛰处一隅、脚无大志的人。比喻总有出头的一天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;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物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
注音ㄓㄨㄥ ㄈㄟ ㄔˊ ㄓㄨㄥ ㄨˋ
感情终非池中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满山遍野(意思解释)
- 结党营私(意思解释)
- 河鱼腹疾(意思解释)
- 杀鸡取卵(意思解释)
- 惊心动魄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隳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地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羊质虎皮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珠联璧合(意思解释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释)
- 现实主义(意思解释)
- 息兵罢战(意思解释)
※ 终非池中物的意思解释、终非池中物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穷年累世 | 形容时间长久。 |
| 学以致用 |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致:使达到;用:实际应用。 |
| 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| 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| 鼻青脸肿 | 鼻子发青,脸都肿起来,形容被打得很惨。 |
| 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| 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| 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| 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| 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| 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| 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| 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| 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| 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| 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| 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| 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| 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| 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| 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| 无所用心 | 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|
|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
| 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| 持之以恒 | 持:保持;坚持;之:代词;指所要坚持的东西;恒:长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坚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
| 将错就错 | 将:依顺;顺从;就:迁就。既然错了;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。 |
| 盘根错节 | 盘:弯曲;错:交错;节:枝节。树根弯曲;枝节交错。形容纵横交错;密密麻麻。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;难以处理。 |
| 处安思危 | 处:居于;思:想,考虑。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