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平泉山居,赠沈吏部一首(中书作)
[唐代]:李德裕
昔闻羊叔子,茅屋在东渠。岂不念归路,徘徊畏简书。
乃知轩冕客,自与田园疏。殁世有遗恨,精诚何所如。
嗟予寡时用,夙志在林闾。虽抱山水癖,敢希仁智居。
清泉绕舍下,修竹荫庭除。幽径松盖密,小池莲叶初。
从来有好鸟,近复跃鲦鱼。少室映川陆,鸣皋对蓬庐。
张何旧寮寀,相勉在悬舆。常恐似伯玉,瞻前惭魏舒。
昔聞羊叔子,茅屋在東渠。豈不念歸路,徘徊畏簡書。
乃知軒冕客,自與田園疏。殁世有遺恨,精誠何所如。
嗟予寡時用,夙志在林闾。雖抱山水癖,敢希仁智居。
清泉繞舍下,修竹蔭庭除。幽徑松蓋密,小池蓮葉初。
從來有好鳥,近複躍鲦魚。少室映川陸,鳴臯對蓬廬。
張何舊寮寀,相勉在懸輿。常恐似伯玉,瞻前慚魏舒。
唐代·李德裕的简介
李德裕(787—849),字文饶,唐代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县)人,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。唐文宗时,受李宗闵、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,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。太和七年,入相,复遭奸臣郑注、李训等人排斥,左迁。唐武宗即位后,李德裕再度入相,执政期间外平回鹘、内定昭义、裁汰冗官、协助武宗灭佛,功绩显赫。会昌四年八月,进封太尉、赵国公。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。后唐宣宗即位,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,五贬为崖州司户。李德裕两度为相,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,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,两次为相7年3个月。
...〔
► 李德裕的诗(168篇) 〕
明代:
宋琬
曾向车中看璧人。金丸珠勒冶城春。只今老作青溪长,犹是当时折角巾。
姿卓荦、骨嶙峋。画师摩诘是前身。知君埋照饶深意,新筑糟丘号酒民。
曾向車中看璧人。金丸珠勒冶城春。隻今老作青溪長,猶是當時折角巾。
姿卓荦、骨嶙峋。畫師摩诘是前身。知君埋照饒深意,新築糟丘号酒民。
:
弘历
平生山水心,胜地辄留咏。虚轩惬远寄,万象供临凭。
岚霭朝夕变,峰峦前后映。秀是图画体,贞为松柏性。
平生山水心,勝地辄留詠。虛軒惬遠寄,萬象供臨憑。
岚霭朝夕變,峰巒前後映。秀是圖畫體,貞為松柏性。
元代:
方回
昔日初闻寇,诸人早出师。焚烧宁太广,收剿已无遗。
斧钺何曾钝,雷霆岂肯迟。迁延非决策,那得更狐疑。
昔日初聞寇,諸人早出師。焚燒甯太廣,收剿已無遺。
斧钺何曾鈍,雷霆豈肯遲。遷延非決策,那得更狐疑。
宋代:
魏了翁
形安宇泰即吾乡,花解随人到处黄。
何事归心起张翰,有来妙语出君房。
形安宇泰即吾鄉,花解随人到處黃。
何事歸心起張翰,有來妙語出君房。
元代:
金涓
银烛烧残梦未回,旧家庭院已荒苔。玉箫声杳人何处,惟有东风燕子来。
銀燭燒殘夢未回,舊家庭院已荒苔。玉箫聲杳人何處,惟有東風燕子來。
:
弘历
穿林破秋烟,搴萝湿晓露。云中峰态幻,雨后溪声怒。
静室聊可憩,赏心于此遇。既欣笔砚随,便令座席布。
穿林破秋煙,搴蘿濕曉露。雲中峰态幻,雨後溪聲怒。
靜室聊可憩,賞心于此遇。既欣筆硯随,便令座席布。